close

今天剛好轉到HBO,沒有任何想要看電影的念頭,但一轉看過去就看到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妹妹跟一位飾演著智商較低的爸爸.可能是因為都不會有廣告的關係,所以看著看著也就這麼看完了.我想sam心中的愛絕對不會是智商可以衡量的.而西恩潘的演技如此精湛,令我訝異,更訝異的是這竟然是2001年在美上映的影片,原來有這麼多美好的事物不是新的,或許偶而回頭翻閱,好的事物就在,頭一別的過往,也說不定.人真的只有一種衡量的標準嗎,我想應該不是~~是吧?sam!

 

他不笨,他是我爸爸!我想這說明了人是極度感官的動物.我們從來不是單純用極度理智的方式在處理各式各樣的決策,而是利用了上天給我們最原始的機能:感受,我想如果不是sam的女兒,或許在遇到像sam這樣的人,大家多多少少會有著保持點距離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吧!至少,我得承認,我應該會如此.但為何小女孩不會因為這位爸爸陪著他過了一年又一年的生日,盡了一切的努力幫他慶生,雖然梗都是老到了極致,但每一次卻都是發自內心的為自己心肝寶貝大聲吶喊著生日快樂,而且總是在午夜時念著他能懂得簡單故事,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說給他的寶貝聽.我想誰希望當個智障,誰又不希望有著無與倫比的智商,但這是老天爺給的遊戲規則,我們只能遵守,沒有選擇的餘地,既然如此那為何我們不是去省思跟體諒這些弱勢的一環,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剝奪,每每看完這種影片,都會有著無限的省思,但一踏入現實的速成世界中,我想又來了大家的耐心又不見了,心中瞬間又被案子,成本,時成,簡報,考試,娛樂等等更刺激的事項所掩蓋了我們最寶貴的禮物,是吧!

 

或許就是智商低,才有一個更純真的心靈可以打動高智商的律師.我想sam他一直停留在七歲的智商反而使得他的心靈一直也停留在七歲的狀態,那是一個很難得的赤子之心,想說的就說,想做的就做,而最重要的是他對他所愛的女兒是百分百的付出與奉獻,但一群號稱是為了小孩著想的高智能者,一直用他沒辦法帶給女兒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極力想將他們分開,原來我們人聰明到可以來審判另一個人到底適合或不適合跟另一個人的相處.誠如片中的小女孩所言:他不想去其他寄養的家庭,因為他的爸爸跟別人的都不一樣只有他的爸爸會帶他去公園玩”,而小女孩的堅強讓整個劇情的對比形成了更高的張力,讓人對於他的成熟感到有點心疼.我想人就是這樣吧,在一個艱困的環境中生存,總會培養出更與眾不同的觀點以及更細膩的思維,或許在小的這一刻是上天給了她一個玩笑,但她長大後所培養出的抗壓跟細膩性亦可能會是上天補貼給她的禮物.大家可以看看steve jobsmichael jackson的童年也不好過,但日後卻都創造了非凡的成就,或許都具備部分的爭議,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不可否認的都開拓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懂的權衡跟社會價值帶給我們對腦袋:智商,或許比智障所保有單純的愛來的更可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總是由腦袋動的快的一群人來定義何者叫做正確,何者應該或不應該.另如為何會有馬路,我想就是百年前尊貴的馬車到汽車的發明下,將原本人車共用的道路,在權衡下歸給了尊貴的高階者.而慢慢的這世界開始習慣了這樣的遊戲規則,也開始利用這樣的規則來做各種交通評斷.我們如果將動物想成是智能低我們一等的sam,那我們其實都是無情的劊子手,因為我們正用著無與倫比的智商在衡量方便跟所謂的最大共通利益下,把這些低智商的物種們趕了出局,這世界就是這樣,因為這些動物都是智商的一群,哪有話語權呢?

 

Who are you. Somebody is sam, someone is john, and you?...I am aaron.

Maybe smart is more cheaper than pu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逸 的頭像
    劉逸

    劉逸的留意世界

    劉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