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普拉於1943年創立IKEA後,於1970年代寫下了『一位家具商的誓約』,簡潔且清晰的表達出了IKEA的核心價值與所努力的目標。我很訝異也很佩服,莫約40年前已經可以這麼清楚的定義出自己對企業未來走向跟給予消費者的訴求,如果軟體產業也有這樣的誓約,一切或許都會不一樣!到底台灣的『一位軟體商的誓約』在哪?

  

前幾天在坐高鐵的時間看了『IKEA的真相』,其中說了很多不為外人所知的故事與內幕,寫風很順暢,如果看了一本歷史紀錄片一般,過程中有批判、有褒揚,也有提到不少IKEA成功的原因。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最後的附錄,裡面寫著IKEA大家長坎普拉於1970年代所撰寫的『一位家具商的誓約』,在這薄薄的幾頁白紙黑字裡,卻規範出了後續40年至今,IKEA在居家市場的霸業與榮景。在這份誓約裡頭有幾個重要的理念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1.『產品,就是我們的識別』。It’s really cool.這明白的表示出IKEA的產品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客戶在辨識IKEA的商品不是靠IKEAmark,而是產品的設計本身會跟客戶訴說:這就是IKEA的商品。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已經在強調IKEA要追求獨特的品味,也要塑造與眾不同的格調。想一想當初他在提這樣的理念,我甚至都還沒出生,可見他們的企業主有多大的願景跟對自家產品定位的堅持。

試想回到軟體業中,有幾家可以用產品來當成自家的識別,有幾家能堅持給用戶清晰的發展路線並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且日後的產品開發一直保持這樣的研發跟設計風格呢?我想在極度訴求客戶導向的台灣軟體產業,若不努力思索自己的產業定位跟核心價值。那就會離『產品,就是我們的識別』非常的遙遠。

 

2.『品質本身不是目的,必須依據消費者的需求調整』。這個思維也很有趣,讓我突然開竅,我們一直所追尋要品質好、耐用、不易損壞等特色,但他提醒了我們,這些特色有當然好,但他不是目的,我們所做的一切應該是滿足消費者或使用者為出發點,而非只是過度強調功能性的效益提升,只講求品質要變好、要耐用、要但卻忘了,所做的這一切是for what

1.2.可以很快速的瞭解到,他從短短的幾句話所規範出:設計的來源是從客戶為出發點,而設計的過程要保持自己團隊的風格。我想這不就也是apple的核心理念嗎?怎麼看都覺得一個成功的產業好像都是這樣成功的,在反觀這幾年SONY的銷聲匿跡,但不是說他不行,而是他們的出發點後來好像都變成給人品質卓越的感覺,但品質本身不是目的這句話或許是詮釋SONYapple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之興衰的最佳寫照。

 

3.『大多數人的財富都是有限的。而我們希望服務的,正式大多數人』。這句話明確定義了他們的target user光這三點使得IKEA有了目標族群(item 3)、有了設計的出發點(item 2)以及設計時必須堅持的理念(item 1)

幾句話就把核心的訴求都界定完畢了,我想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該做的,越簡單的誓約,越容易讓大家牢記在心,共同努力。沒有冗長的SOP,才能牽引出自主發想的意願,也才能在讓IKEA在居家生活中,利用不斷的創新設計,提供世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台灣呢~台灣的『一位軟體商的誓約』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